第(1/3)页 演播室里的笑声和叫好持续了许久,圆寒脸上仍挂着淡淡的笑,但头却已经低了下去。 他专注地处理着左手大拇指外侧本不存在的指甲刺,抠了几下,居然真抠出一条细细的跟皮肤相连的细丝,于是抠得越发认真和理直气壮,只是无论小动作做到什么程度,情绪却始终无法真正平静下去。相反的,他的心跳开始不自觉地加速,那种身处沪城野鸡媒体组织的小型访谈现场,面对那些未出校门或者刚出校门的年轻人的游刃有余,此刻彻彻底底的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只有头皮发麻的紧张和巨大心理压力下的大脑空白。失去了说俏皮话的能力,那个貌似犀利的圆寒就失去了所有的武器,阅历不足和没读过书的短板,此刻暴露无遗。 就在圆寒拔指甲刺拔得起劲的时候,身为主持人的小崔突然开了口,问的却是林淼:“林先生觉得高中课程难吗?” “曲江省的教材,感觉还行吧。”林淼道,“我第一学期考得不好不坏,段里是24名,这个学期稍微好一点,排进前十几名了。” 小崔笑道:“那你的第一名不败金身岂不是破了?” “是啊。”林淼笑道,“东瓯中学的同学全都十分优秀,各方面素质都很高,竞争的激烈程度,比我原先预估的还要厉害,说实话我也算拼了老命去学了,不过确实天分上还是跟那些省内最顶尖的同学存在一定差距。不过幸好现在还有时间,接下来如果能补足短板,这个差距还有希望缩小的,等到高考的时候,就看我们各自的发挥了。到时候就不单是拼天分,也是拼运气,拼能不能撑住最后一口气。” 小崔接道:“还有努力和坚持。” 林淼笑道:“努力和坚持不用拼,三年下来,努力和坚持已经变成每个人的习惯了。再说你不努力和坚持,不把自己逼到一定程度上,根本谈不上什么拼天分、拼运气。我想所有为高考付出过汗水和艰辛的人,都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 现场再次响起掌声。 观众席上,有个中年男子举起了手。 小崔马上道:“有位观众有话要说,请把话筒递给这位先生。” 话筒传到中年人手里。 中年人站起来,感慨地对林淼道:“主持人,各种观众好,林淼同学你好。我是京城师范大学中文系的老师,我姓毛。刚才林淼同学说的话,让我不由自主地就回想起我求学时候的经历。我是79年参加的高考,那年我20岁,我不像林淼和圆寒同学这么幸运,都生活在城市里,我家住在山区,西北山区,生活条件比沪城最贫穷的农村还要差。 我从读小学开始,每天早上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去山上割草,因为家里养了两头羊,我得把羊喂饱,然后才能自己吃饭,吃完饭再走路去学校。那时候我去山上割草,来回大概得走五六里的路,经常就是天还黑,早上五点出头就出门了,然后去学校又得走大概五六里路,就是每天早上要走十几里。有时候遇上刮风下雨下雪,就更加辛苦。 但是那时候我还小,就是感觉不够睡,有点累,苦倒是不觉得,就是最近这些年日子好过了,开始养尊处优了,出门能坐公交车,不用自己走路了,再回想过去,才觉得那时候是真的苦。可是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一直坚持读完了小学和初中,高中是我一边干农活,一边自学读完的,当时参加高考,为了能报上名,还托了不少关系。 我觉得林淼同学说得很对的地方是,天分这个东西,你不努力,真的就没办法兑现。当年跟我一起读书的那么多孩子里,比我聪明、灵光的有的是,但是最后坚持下来,咬着牙从山窝窝里走出来的,最后只有我一个。 我现在每隔几年回老家探亲,我那些儿时的伙伴都跟我说,后悔当初没像我一样,一边干农活一边读书,他们一有空,就全都玩儿去了,吹个笛子、下个象棋,有时候还特地走几十里地的路,去县城里头看一场电影,一来一回,一整天就浪费掉了。 所以我坦白地讲,我今天过来,其实是不怀好意的。我是想来刺激一下圆寒,跟他说一点他未必能听得进去的道理。但是现在看到林淼同学,我觉得就没必要了。圆寒不爱学习,那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们作为跟他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的外人,也没资格对他的选择指手画脚,我只请求他不要出于他个人对这个社会的无知,而带坏其他孩子。不过很幸运的是,这个社会上除了圆寒,还有林淼。他们绝不是一个铜板的正反两面,而是两枚完全不同的硬币。 一枚良币,一枚劣币,我相信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只会在不顾我们这些出身底层的死活的落后体制环境下才会出现,在我们新中国的土地上,在我们公平公正的高考制度下,大浪淘沙必显真金,良币必定能战胜劣币。林淼同学,会成为我们国家青少年真正的榜样。谢谢大家。” 中年人说完,现场掌声一片,林淼拿起话筒开玩笑道:“谢谢毛老师的鼓励和夸奖,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过毛老师一口气说这么一大段,听起来跟事先背过的一样,等节目播出来,不知道的搞不好会误以为您是我花钱请的托啊。” “我是有感而发。”毛老师又把话筒拿了起来,“像我这样的山里人,今天能到首都的大学当老师,我既要感谢自己的努力,也要感谢我们的教育制度,两者缺一,我都过不上今天的日子。林淼同学,你那口气一定要撑下去,做给全国所有普通农民和工人家的孩子看看!” 林淼点头道:“好,如果下学期我们省里有全省联考的话,我争先考个全省第一。” 毛老师含着笑,放下话筒。 小崔笑着说着:“毛老师把我的思路都差点说没了啊,我刚才其实是想问林淼同学,你怎么就考出全校第24名这种……对你而言这么见不得人的成绩来了?” “这件事,说来惭愧。”林淼道,“我必须承认,自己在理科方面的天分有限。一般我们150分的数学卷子,最后一道最难的大题,我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总的来说,胜多负少吧,十次里头能有一次解出来就算不错了。” “可我看你初中的时候,还拿过全市数学学科竞赛的第一名。”小崔指了指舞台上那块很亮眼的展板。 林淼笑道:“所以这就跟刚才毛老师说的情况一样,努力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是拼天赋的时候,然后很不幸,目前看来,我可能是摸到我个人天赋的天花板了。” 小崔问道:“那具体来说,150分的数学考试,你最多能考到多少分?” 林淼回答道:“现在考到过的最高分是142分,我预估运气好一点的话,最多也就145分吧,再高一点,恐怕就做不到了。” 观众席上一片轻微的哗然。 一个女孩子举起手,拿过话筒道:“林淼同学,你觉得你也太谦虚了,你考140多分就说自己没天赋,你让我们这些在130分上下徘徊的人怎么活啊?” 林淼马上道:“在130分上下徘徊,说明你知识点掌握得还不够巩固,这不是天赋问题,还是努力程度不够的问题。我建议你再改进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130分左右的水平,是时候搞个错题集了。按照我的经验,天赋和努力之间的分界线,是136分,也就是说除了最后一道大题,前面的所有小题是不应该丢分的。那是单纯靠熟练度就能掌握的知识,说白了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136分以后的大题,才是真正考验数学水平,考验一个人对数学的直觉、天赋、灵性,有的时候甚至纯粹是运气的时候。” 女孩子看着林淼,眼睛都在发亮,兴奋问道:“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啊?” 林淼笑道:“去年中考结束后,我把家里所有我做过的习题册都称斤卖掉了,当时称了一下,好像是十多斤重吧,我当时体重也就三十多斤。我折算了一下,相当于我读初中一整年,包括所有的节假日和休息日在内,每天至少要做三到四套试卷,就是平均每天给自己来一次中考冲刺,我记得最狠的一天,我一天做过八套卷子,数学三套,自然科学三套,语文和英语各一套,从早上7点开始做题,一直做到晚上9点,中间饿了就吃面包,上厕所都是跑着去的,因为我给自己定了时间。每套题目一定要在1个小时之内做完。” 现场开始不由自主地鼓掌。 林淼继续往下说道:“所以这个习惯延续到我现在上高中,我期末考试之前,也是这么干的,每天逼自己一定要特别认真地做完几套试卷,最后做得多了就很明显发现,数学最后一题,我真的干不过他。要知道我们学校里大概排名前三十、前五十的同学都是有能力做到满分的。 我们学校一个年级段是24个班级,高三那个年级段,有整整两个班级的同学,就是文科和理科各自第一阶梯的那些同学,高考目标全都是京华和京大,少数对自己不自信一点的,那起码也是沪旦、曲大这个级别的学校。当然了,我们作为曲江本地人,考曲大其实还是有地域优势的,录取分本身就比别的地方稍微低一点。 所以我说的天赋不够,就是跟这些顶尖的同学比。跟那些原本学习态度就比较马虎,他也不在乎自己能考什么学校,60分万岁的那些同学,就完全没有比天赋的意义。就凭那些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还轮不到谈天分。你自己不肯通过努力,至少先把150分的数学做到136分,那就没资格去怪教育制度。 我们真正需要警惕的应该是,有朝一日,如果你努力了,你很努力地考到了140多分,但是你依然上不了好的好学,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只考100出头的人,因为唱歌跳舞,因为拿到什么作文比赛的大奖进了全国最好的大学,那才是教育制度出了问题。” “好!”观众席上有人大喊了一声。 提问的女孩子放下话筒,被林淼说得已经忘了她自己刚才到底问了什么,只觉得这小豆丁又可爱又厉害,要是年纪像圆寒一样大,真的好想给他生猴子。 小崔拿起话筒,在叫好声中很惆怅道:“我当主持人这么久,头回遇上话比我还多的嘉宾。圆寒同学好像很长时间没说话了,圆寒同学对林先生说的话,有什么想法吗?” 圆寒停止了抠他的指甲刺,微微抬头一笑,答非所问道:“你管他叫先生,管我叫同学,明明我年纪还大一点。从这个称呼上,我觉得你心里就应该有自己的答案了。我想现在不管我说什么,在你们眼里肯定都是错的,林淼不管说什么,在你们眼里都是对了。我有没有想法,根本不重要啊。” 小崔转头问林淼道:“林先生对圆寒同学的看法有什么看法?” 林淼笑道:“对圆寒的这个说辞,我还是那个思路。先问有没有想法,再说想法重要不重要。你到底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呢,还是不想回答呢?” 林淼看着圆寒。 圆寒沉默不语。 林淼直接自己说道:“看样子,显然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圆寒突然道:“激将法对我是没用的。” 林淼微微一笑。 小崔道:“那就问点直接的话,我为今天的这个节目,准备得其实挺充分的。”一边说着,从怀里拿出厚厚一沓稿子,笑着对现场观众道:“为了避免冷场,我为每个嘉宾至少准备了100个问题,只要他们各自回答十个,我们这期节目的时间就凑够了,同志们,这就叫职业精神。” 现场一阵轻笑。 小崔翻开稿子抖了一下,眼睛微微一亮:“第一个问题,感觉跟刚才林先生说过的内容有点有点重复了,不过还是问一下吧。圆寒说自己理科不行,刚好林先生也是立志要读文科,那你们两位勉勉强强也就算竞争对手了。请问圆寒同学,你觉得你为什么理科不行?” 圆寒抬头看林淼一眼,闷闷道:“我的兴趣不在理科上面。” 小崔马上反问林淼:“那林先生呢?您对理科有兴趣吗?” 林淼缓缓道:“不能说完全没兴趣,只能说相比之下,我在文科科目上的领悟力更强一些,所以站在考试策略的角度上看,我没有必要人为地给自己制造难度,所以我更倾向于读文科。 今年我提前参加了理科的几门会考,物理、化学和生物,考完后除了化学还比较有把握,物理和生物都心里有点发虚的,就是明明在考场上做出来了,但是就是无法确认,自己是不是做对了。我听说理科天分好的同学,对题目的对错判断是很有把握的,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但我明显离这个境界还有距离。” 小崔追问道:“那您那几门会考,最后的成绩怎么样?” 林淼道:“全都是a等,虽然天分不够,但幸好靠努力补足了。” 全场轻轻鼓掌。 小崔转头问圆寒道:“那圆寒同学这学期的考试成绩怎么样?” 圆寒笑道:“哇,你太坏了,你不是知道的吗?” “我知道。”林淼插话道,“我看过圆寒写的文章,他说七门红灯笼照亮前程,没有一门及格。” 小崔问道:“那您怎么评价圆寒同学的七门红灯笼?” 林淼笑道:“首先这件事,不需要评价,不及格就是不及格,客观事实摆在这里。不过我想说的是,这件事要是放在我们曲江省,我们接下来读高二,正常文科班的学生,是要同时学习语数英、史地政、理化生九门课的,会考全部结束后,高三才变成纯粹的文科科目冲刺。 所以以圆寒的学习态度,如果学校能容忍他升到高二,而不是让他留级,他很可能就是九门红灯笼照亮前程,以后可以给他起个外号叫‘九门提灯圆大人’,虽然搞人身攻击不太对啊,但是确实我感觉挺贴切的。” 圆寒这下憋不住了,要解释道:“我说了我是没兴趣,稍微认真一点学的话,及格还是没问题的,我中考的时候语文、数学成绩还可以的。我就是觉得现在我们的教育制度,让我们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将来用不到的地方。就像我本来就不可能去当科学家的人,你让我学那么难的数理化有什么意义呢?我倒不如把这些学数理化的时间腾出来,去做一些别的事情。” 观众席上立马就有人举起了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