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君臣分歧-《复兴大明》


    第(3/3)页

    王承恩也是一脸笑容地跑下来,将奏章递给了站在第一排的孙承宗。孙承宗一脸疑惑地打开奏章,不明白这位年轻的皇上在这两年的装病时间里到底找到了什么好办法。

    不过当他打开奏章看了几眼也是大吃一惊,随即脸上露出了和朱由检一样的笑容,时不时用眼睛余光看看上面的皇上又瞟一眼后面的杨嗣昌,弄得杨嗣昌莫名不安。

    其他人见状也知道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而且这事情让皇上和首辅都觉得开心,但是估计会让杨嗣昌不开心,很快杨嗣昌就得到了答案,因为孙承宗看完之后就递给了他。

    杨嗣昌在疑惑中展开奏章,迅速看了一眼果然是杨鸿章的自辩,这家伙越来越长本事了,奏章都不通过内阁了,杨嗣昌心里想着这事情是不是等下朝了和孙承宗说一下,就算他再护着杨鸿章,这种直接绕过内阁给皇上写奏章的行为都是对内阁不理的。

    不过很快他就没有那个心情了,因为杨鸿章在奏章里说由于大同边军成功的掐断了蒙古鞑子和建奴的粮食补给线,青黄不接的蒙古人不顾正是放牧给战马养膘的耗时间选择了突袭阳高。这直接佐证了那些不法商人的汉奸行为以及打击这种行为对蒙古和大请带来的影响。

    而蒙古人突袭的结果是摧毁了三个检查站,大同边镇伤亡一千五百余人,这在杨嗣昌的预料之中,蒙古万余骑兵南下,检查站的人肯定活不下去几个,但是后面赫然是蒙古人死亡三千余,大同军收获战马七百余。

    杨嗣昌已经无暇看后面的具体的战斗过程,光是蒙古骑兵死亡三千,这个大功劳就可以让一杨鸿章躲过这一劫了。

    所以杨嗣昌很快就脸色难看地将奏章递给了身后的晨新甲,陈新甲看了两位大学士的反应,也猜到了估计和杨鸿章有关,但是真正看到奏章的时候才松了一口气,看着奏章后面附带的那些山西商人的供词,陈心中暗自腹诽,这才是他认识的杨鸿章。

    有了这些供词,再加上蒙古人南下的时间节点,要说这些商人中没有蒙古人的奸细在场的怕是没人相信了。

    那么问题回到前几天议论的杨鸿章的罪名,杨鸿章果断及时地截断了奸细往塞外输送粮食等战略物资的渠道,并且扣押一些有嫌疑的不法商人可谓是名正言顺。而身为指挥使的两位,总兵府召集防务会议他们以不能擅离职守为由推脱,现在却要为这些有奸细嫌疑的不法商人账目而公开挑衅上官,并且将军人不能擅离职守的明令抛之脑后,要说他们也是奸细不一定,但是要说他们没有收取那些不法商人的好处,在场的怕也每一个人相信。

    那么身为总兵的杨鸿章,将两个擅离职守、挑衅上官、收取贿赂的指挥使收押也顺理成章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杨鸿章洗劫居庸关战略物资的事情,但是在斩杀三千蒙古鞑子的大功劳面前这一页怕是就此接过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