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小解啊,下定决心了?” 朱高煦看着解缙,嘴角泛起了戏谑笑容。 解缙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而后苦笑道:“汉王爷早就算好了一切,缙还有其他选择吗?” 朱高煦这个狗贼根本就没有给他任何选择,上了汉王爷的贼船,反悔想下去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要么跟着他一条路走到黑,要么就早点给自己准备好一副棺材,早死早超生! 只是,解缙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 是的,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让他解缙出狱的机会! 一个让他解缙进入执政中枢的机会! 即便这个机会,是汉王爷提供的,那又如何? 想着,解缙神情一肃,看着朱高煦,认真开口道:“汉王爷,缙可以编写教材,也可以做那育部尚书,甚至可以追随于您!” “但是有一点,缙恳请王爷放过解氏一族,即便将来真个弘扬新学,也请王爷不要因为解氏的抵触而选择报复……” 听到这话,朱高煦一怔,思索片刻后,这才反应了过来。 解缙可不是什么寒门子弟,而是出身江西吉水解氏,书香门第之家,诗书簪缨之族。 大明两京十三省,江西进士数量名列前茅,尤其是吉水县。 这个小小的县城,以出翰林闻名于世。 有明一代,吉水县就出了一千多个进士! 这个数字,有多么可怕? 要知道大明每科殿试的录取人数不过三百人,很多偏远的县城可能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出不了一个进士。 以致于到了大明后期,出现了“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这种说法。 吉水自宋代以后,名人辈出贤才无数,导致吉水人都形成了一种读书应举的思维模式。 不仅仅是官宦书香之家,就是普通的百姓家庭,也会尽全力供自己的孩子读书应试,以此步入仕途改变命运。 以科举入仕,在吉水人的心目中早已仕根深蒂固。 而解缙出身的吉水解氏,就是出了名的诗书簪缨世族。 解氏从唐朝开始或是为官,或是大儒,家学渊源深不可测。 其父解开元末辞参知政事,为一代大儒,学者称为“筠涧先生”。 洪武二十年,解缙与解纶、妹夫黄金华一同参加科举,会试结束后,三人竟同时中榜。 一门三进士,兄弟同登榜,喜讯不仅轰动京城,在整个大明天下也引起了轰动,足见解氏家学之盛! 不过,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