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多数考生,都是一个蠢样,拿着农桑人口大书特书,看得朱高煦苦笑着直摇头。 这就是程朱的弊端啊! 歌功颂德,鼓吹盛世,粉饰太平,侈人视听! 这样虽然有利于朝廷统治,但是却也麻木了百姓思想,最终使得大明故步自封,止步不前。 象征性地瞟了几眼,朱高煦又注意到了一名考生。 相比于其他学子,此子竟然选择了难度不小的征伐倭国! 这倒真是有些意思了。 朱高煦扫了一眼他的考牌,沧州府盐山县,王翱! 王翱! 原来是他! 史载此人乃是明初名臣,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一生历仕七朝,辅佐六帝,刚明廉直,官至吏部尚书加衔太子太保,难得的宰辅相才! 他这篇策论,从前期斩断两国来往到后期治理倭国地区,都提出了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奇见解,武略方面倒是有些不如,充斥着妇人之仁的仁义思想。 毕竟还年轻嘛,不过二三十岁的年纪,还可以扭转他这些不正观念。 下一个,则是李贞,他带给朱高煦的欣喜,比之王翱更甚! 因为这家伙选择的主题,竟然是商税改制! 整个谨身殿考场,唯有他李贞一人,敢选这难度最大的商税改制! 朱高煦通篇看完,虽然有些失望,毕竟李贞受限于这个时代,提出的方案策略中规中矩,但是他有这个勇气,已经足以令人感到欣喜了。 此人或许可为周忱的左膀右臂,辅佐周忱完成大明商税的改革! 一场巡视下来,朱高煦有些欣慰地点了点头。 这次科举大考,当真选拔出了不少贤才。 陈循、王翱、李贞等,虽然各自有着不少缺点,但是瑕不掩瑜,只要稍加培养,就可以独挡一面,成为大明朝廷未来的中流砥柱! 最后,朱高煦来到了于谦身旁。 此刻于大爷正在奋笔疾书,埋头苦干,根本没有注意到汉王爷的到来。 仅仅只是看了一眼,朱高煦便差点大笑出声。 因为于谦于廷益,竟然选了交趾布政,而且他这篇策论的核心思想,还是围绕着整个南洋来写! 这小子年纪虽轻,却是志向远大,一门心思地蚕食南洋,广施仁政收拢民心,将整个南洋之地纳入大明版图! 这与朱高煦的目标,不谋而合! 志同道合,吾道不孤也! 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感到欣喜? 想着,朱高煦深深地看了一眼于谦,随后悄悄地离开了谨身殿考场。 陈循,李贞,王翱,于谦……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