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蹇义也是气急了,所以也顾不上什么上下尊卑,直言不讳地说了出来。 一众大佬听见他这些埋怨,也是觉得有趣,就连朱棣都忍不住笑了一下。 没办法,蹇义压力太大了,他们也能够理解。 这以前呐,六部尚书里面,压力最大的那人,肯定是户部尚书夏元吉。 这位永乐皇帝的小算盘,为了给朝廷筹措钱粮,不知道愁白了多少头发! 偏偏永乐皇帝又是个一心渴望文治武功的败家子,蒙古蛮夷要打,《永乐大典》要编,南北大运河要修,郑和还要下西洋…… 这也就是夏元吉了,自身能力出众,要是换个人坐上户部尚书这个位置,只怕早就抹脖子自杀了。 但是,当汉王朱高煦“觉醒”之后,夏元吉和他的户部好日子突然就来了。 先是汉王爷改革盐税,一举将朝廷盐税收入提高了百倍不止,而后又是开设大明钱庄,又是推行一条鞭法,还带回来了神种土豆…… 时至今日,夏元吉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夏元吉了,户部也不再是那个穷哈哈的户部了! 这位户部大司农,兜里面有钱有粮,连腰杆都直了起来。 反倒是随着朱高煦这一系列动作,压力给到了吏部头上,吏部尚书蹇义的头发,正以肉眼可的速度变白! 么得办法,太缺人了,跟不上太子爷的脚步了! 能把天官蹇义逼到这个份儿上,他朱高煦也算是有能耐了! 朱棣没好气地扫了朱高煦一眼,喝问道:“你还好意思笑?” “赶紧想办法解决,不然朕揍死你!” 朱高煦苦笑着摇了摇头,直接给出了回答。 “我明白你们的想法,不就是想恢复科举吗?” “时间也差不多了,那就恢复举制就是!” 一听到这话,众人都有些诧异。 他们商议之后得出的唯一解决方案,就是恢复科举制度。 只有恢复了科举大考,让天下学子通过科举入朝为官,朝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来源。 但问题在于,当年正是这位太子朱高煦暂停了科举大考,目的是为了给推行新学争取时间。 而且一众巨头最近都隐隐听到了些许风声,皇帝陛下与太子殿下有意扶持勋贵武臣,让他们倾尽全力去开发辽东。 有着这两个因素存在,一众大佬也不敢贸然开口,只有请皇上把太子爷召来,一起商议一番。 毕竟如今这位太子爷的地位权势影响力,堪称大明有史以来第一太子,与懿文太子朱标相比都毫不逊色! 只是一众大佬没有想到,太子朱高煦竟然会答应得这么痛快,难不成他对现在这新学很有信心? 第(2/3)页